打仗时的军旗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誓死保住军旗?

古代打仗,给人感观非常明显的就是旌旗蔽日,这些旌旗就是特指军旗或战旗,而敌己双方也可通过这些军旗判断出对方的兵马数量。但是,古代真实的打仗并不有那么多军旗,都是影视剧为了营造视觉冲击力而添加的。军旗大致可分为五类,即:牙旗(纛)、号旗、联络络(信幡)、阵旗(五方旗)、将旗等。不过,并不说所有军旗都需要誓死保护住的。

那么,哪种军旗才是最重要,最需要誓死保住的呢?统兵主将(帅)可通过“号旗”与“将旗”,一目了然判断战场敌我双方的强弱变化,以便在调兵遣将时作出正确的抉择战场上,号旗指向哪里,将士们就会冲向哪里;而将旗指向哪里,麾下的将士也会冲向哪里。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号旗和将旗都会同时出现,号旗上常书写国号,如:秦、汉、唐、宋等字样;将旗上则常书写将领姓氏,如:卫(卫青)、霍(霍去病)、岳(飞)等字样。

不过,各军职级别将旗大小的规律,则是军职级别越高,将旗越大,反之越小。如:在汉朝时,大将军(三公级别)的将旗就明显大于低级别军职将官的将旗,而军职级别低于五品的杂号将军和六品的杂号护军,是没有资格拥有将旗的。战斗发起后,双方将士都会跟随号旗和将旗进行冲锋,就算被打散,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部队,并相互靠拢或援救,而另一方则能尽快发现自己的攻击目标。

同时,双方主将(帅)又可根据号旗和将旗的多寡来判断敌我双方的强弱。因为,大多数号旗和将旗都处于一军的核心,一旦号旗和将旗倒下或败退,也就说明己方一军的外围防线已经敌人攻破,一军将领不但危险,而且还有可能遇难。或者,一旦号旗和将旗后退,双方主将(帅)就要决定是擂鼓助威,号令继续进攻,还是鸣锣收军,或是调兵遣将进行驰援,或是指挥大军掩杀等等。

所以,一旦号旗和将旗倒下或败退,将会给己方士气造成很大打击,相反敌方士气则会高涨,同样也关乎着一场战斗的胜负。因此,只要能在战场中斩将夺旗,必然是立一大功。例如:漠北之战中,李敢因夺下匈奴左贤王的战旗,得到了汉武帝的表彰,受爵关内侯,食邑两百户,弥补了父亲“李广难封”的遗憾。然而,有些名将却能利用号旗设谋,并取得一场战争的大胜。

例如: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公元前204年,韩信在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中,抢先占据井陉狭道,并于深夜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号旗(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后方埋伏。待到汉军假装败退,将赵军诱出大营后,埋伏在赵军大营后面的两千轻骑迅速冲进赵军大营,拔掉赵军号旗,换上汉军的红色号旗。不久,被汉军击败的赵军想要退回大营,却发现大营全是汉军号旗,立刻惊的队伍大乱。

结果,韩信趁势攻击,赵军大败,赵王被俘。以此来看,号旗和将旗都很重要。不过,号旗相对较为普遍,根本达不到“誓死保住”的地步。虽说在战场上,将旗相对号旗重要,也仅是一场战役中无数个将领中的一面将旗,同样达不到全军“誓死保住”的程度。统兵主将(帅)可通过“阵旗”(又称五方旗)行兵布阵,调度指挥古代战场上,对阵多采用“五行军阵”,又分别代表五个方位,即:青龙(左军)、白虎(右军)、朱雀(前军)、玄武(后军)、黄龙(中军)。

但也有说,“五行军阵”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即:木(左军,使用绿旗)、水(右军,使用白旗)、火(前军,使用红旗)、土(后军,使用黑旗)、金(中军,使用黄旗)。据史料记载,五行军阵起源于殷商时期。同时,主将(帅)为了便于高度这五个方位的军队,就需要使用阵旗,即:绿旗代表左军、白旗代表右军、红旗代表前军、黑旗代表后军,黄旗代表中军。

简单点说,主将(帅)需要左军出击(或撤退)时,就会命令传令旗兵挥动青旗,即:上下挥动代表撤退,左右挥动代表冲锋,也就是死战不退等。就算是其他军阵,主将(帅)也都是通过阵旗进行指挥调度的。例如:最直观的当属曹操军中的阵旗,直接使用的就是青龙旗、白虎旗、朱雀旗、玄武旗和黄龙旗。同时,在《水浒传》中也有阵旗(五方旗)的记载:“敲金边,出五方旗,放大炮,掌号儹行营,各各摆阵出战。

”统兵主将(帅)会通过“联络旗”的旗语,会判断出进军路途中的山险处可能会有敌军埋伏、沼泽(河流)拦阻、畅通无阻等情况,以便做出扎营、急行军、冲锋等抉择命令。许多人都很奇怪,为何将领们都喜欢争当开路先锋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机会最先遭遇敌军,自然也容易立下出战首功;二是就算没有功劳,也会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苦劳。

但是,先锋部队想将路途发现的情况及时传给后面的主力部队,就需要使用联络旗,并传递旗语。若传令旗兵挥动绿旗和红旗,则表示先头部队遇到山林,示意主力缓行,需防火攻。待侦探后,若发现山林中并没危险,则会挥动黑旗,表示可以安全通行。传令旗兵交叉挥动黄旗和黑旗,表示遭遇到了敌军的埋伏,并且击退了埋伏的敌军;传令旗兵交叉挥动黄旗和红旗,则表示埋伏的敌军非常多,形势很危险,救与不救,或如何救,就需要领军的主将(帅)来决定了;传令旗兵交叉挥动绿旗和白旗,表示此处有林有水,方便安营扎寒。

显然,联络旗仅起到传递旗语的作用,一般敌人很难有机会夺取,就算夺取也没有太大价值,所以基本谈不上要“誓死保住”。坐镇中军的统兵主将(帅)营门前树有“牙旗”,一旦牙旗撤退,全军必败;一旦牙旗倒下,全军士气必溃。显然,牙旗的“存亡”关系争斗的成败,自当全力“誓死保住”。牙旗,俗称“帅旗”,因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而得名,多为天子或主将主帅出征所用,平时立于军营门前,而其门又被称为“牙门”或“军门”。

不知在什么时候,“牙门”一词在传承中,却被以讹传讹,究竟演变成了衙门。同时,牙旗亦用作仪仗,又作祭祀使用。此外,史料对此也多有记载,如:东汉张衡《东京赋》记载:“戈矛若林,牙旗缤纷。”三国薛综:“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记载:“不容水部赋清愁,新拥牙旗拜列侯。

”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也就是说,牙旗立于“五行军阵”的中军,而“前后左右”四周的军阵,在方便出击的同时,更起到护卫中军的作用。多数时候,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动用后军的,既防后路被敌所断,又防敌人突然从后方袭击自己的中军。就算中军损失不大,敌人的“斩首行动”也未奏效,可一旦奋战的将士看到“牙旗”倒下,必然军心大乱,进而造成大败溃败。

例如:在“靖难之役”的白沟河之战中,原本形势对燕军极为不利,突然刮起一股强大旋风,刮断南军主将李景隆牙旗(帅旗),于是南军大乱,并被朱棣抓住机会,反败为胜。可以说,战场双方对于己方的牙旗看重如性命,就算敌人突入中军,也会“誓死保住”,不容有失。当然,最好不要给敌人突入中军的机会。对于这一点,所有的主将(帅)都应该心知肚明。

《三国演义》中点炮出兵点的是什么炮?那时还没发明火药啊?

《三国演义》中的点炮出兵相当于节日放的炮,就是在空中炸一下,发出巨大响声,以告知我方进攻等事情。火药虽说是北宋才发明的,但是历史上在《荆楚岁时记》里面就有关于烟花的记载,那是在周朝啊,距离现在2000多年了,你想2000多年前就有了,三国时期有很正常。还有《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严谨的历史书。没必要太较真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三国  战场  剑网  旗子  科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