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此表被孙策所获,便将许贡处死。但效忠许贡的门客,誓死为其主人报仇,趁孙策狩猎之机将其刺杀。(2)孙策被刺,正史中有着明确的记载,直接导致孙策死亡的是效死许贡的门客,但真正导致其英年早亡的却是他自己狂妄自大,骄横自负及不听忠言,特立独行的秉性。史书载,孙策喜微行,好游猎,而且轻装简行,不喜欢带众随从侍卫,即使带少量侍卫,他也醉心于追赶猎物,常常将侍卫们甩在身后。

就在其死前,有大臣相谏:“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孙策不与理会:”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过后,孙策在丹徒西山猎鹿时,将众将和随从甩在身后,突遇许贡三客行刺,孙策只身徒手力敌,以致”被伤至重”。最终孙策因年轻气盛,这一疏漏竟被小人钻大了大空子,卒遭仇人暗算。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陈寿评价:”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指出了孙策力能胜人;又指出了他性情浮躁之缺憾。(3)野史和民间传说中,对孙策扑朔迷离突然遇刺身亡众说纷纭,有阴谋论者,怀疑是孙权或是曹操所为。怀疑孙权者以为孙权急于篡权,所以弑兄夺位;怀疑曹操者以为,官渡之战的曹操,害怕孙策袭击许都时,其首尾不能相顾,故将孙策杀害。

汉末三国时期的孙策能力如何?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罗贯中仅就能力方面,能够运筹帷幄、决策千里,堪与项羽媲美的“小霸王”孙策显然能力是非凡的,绝不亚于曹操、刘备等人。知人善用两晋南北朝时期陈寿曾评价说:“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世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作为三国时期吴国政权的奠基者,孙策在用人方面丝毫不逊色于曹操、刘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看人很准,而且敢用人,也会用人,这是非常优秀的领导才能。孙权的班底相当一部分是孙策留给他的。纳周瑜、吕蒙、鲁肃孙策年少既已成名,十几岁时便在居住地寿县广交社会名仕。舒县人周瑜就是慕孙策之名,特赶往寿县拜见孙策,成了孙策孙权日后最得力和倚重的臂膀。

而鲁肃虽然真正的效力者是孙权,但却是孙策时期,周瑜引荐来的,可以说没有孙策就没有周瑜,没有周瑜就没有鲁肃。吕蒙十几岁就跟随姐夫邓当投效孙策。在邓当死后,吕蒙年纪轻轻就接任别部司马继续统领邓当部署。后来孙权慧眼识珠,把吕蒙提拔为自己的心腹嫡系。也就是说孙权的四位都督(周瑜、吕蒙、鲁肃和陆逊)中有三位是孙策留给他的。

招吕范、张昭、张纮、虞翻早在屈附于袁术时期,吕范便成了孙策的得力干将,后来平江东,更是给予孙策极大的帮助,成为东吴顶级重臣。孙权甚至将其比作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的吴汉。江东二张张昭、张纮是周瑜引荐的,孙策亲自上门拜访招揽的两位名仕。后来,张纮被孙策派往朝中作内应,对东吴政权的扩大与巩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而张昭是孙策临终托孤的对象之一,他与周瑜是孙权政权一武一文两大臂膀。虞翻原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孙策击败王朗后,仍任命他为功曹,逐渐成长为东吴一大重臣。揽一众大将孙策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后,曾活捉刘繇的一员猛将太史慈。他深信太史慈是一位诚实守信、且充满正义之人,于是当即放了他,太史慈果不负孙策所望,带一部分刘繇旧部归附了孙策。

东吴十二虎臣中的四员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等都是投奔孙策而来的猛将,还有凌操、贺齐。这些一等一的将帅之才都对东吴政权的确立与巩固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军事才能陈寿评价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其取异,志陵中夏。”这是包括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的评价。孙坚死时孙策才十六岁,袁术扣留了孙坚的旧部,孙策带着自己组织的几百人马,不得已投奔袁术,以便讨要父亲的旧部,无奈袁术言行不一,直到孙策申请平江东的时候,才勉强给了他一千兵马。

靠着这一千多兵马,孙策边向前线进发边不断地发展壮大队伍,先后击走了袁术的老大难对手刘繇,大败许贡后,又击溃王朗,致使王朗投降。后因劝说袁术不要僭越称帝,未果,趁机与袁术决裂,并同时攻打刘表替父报仇。就这样仅仅用了三四年时间,孙策就平定了江东大部,占据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扬州地区,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孙策  大闹  技能  属性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