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六点,使诸葛亮在当时获得了崇高的威望,也让他能够牢牢掌控蜀汉。姜维有什么?他不是蜀汉元勋,他本是魏国的外来户。他在蜀汉没有深厚的根基。他没有什么功劳,姜维九伐中原,败多胜少,劳命伤财却没有夺取尺寸之地。姜维没有君王的信任,刘禅对他并不太信任。姜维也算人才,但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以上种种,导致姜维不能像诸葛亮那样获得至高无上的威望,也不能有效掌控蜀汉。

为什么陈寿要往死里批判姜维?

我看了一下悟空列出的这么多问题,唯独这个问题少人回答(有一回答还被折叠)。知难而进一贯是我的性格,何况我对三国历史及《三国演义》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凭着知识的积累,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基础,但能否回答的完美,这就不是我所能把握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陈寿和姜维这二个人物的情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陈寿(233牟--297年),南充人,蜀汉及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曾在蜀、魏、晋三朝都任过官职。280年,时任西晋史官的陈寿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完整叙述了自汉末至西晋近百年间中国从分裂走上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姜维(202年--264年),天水人,羌族。

早期作为少数民族军官,追随诸葛亮出师北伐,屡立战功,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和着力培养。诸葛亮死后,成为蜀汉政权后期主要的军事将领,最后登上蜀军统师的大位。尽管他骁勇善战,但力不所逮,最终亡蜀降魏。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姜维的评价是“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至殒毙”。围绕这一评价,网络上有二种观点:其一就是题主的,认为陈寿抺黑姜维,把姜维贬得一钱不值,从死里批判姜维。

其二就是认为陈寿在评价姜维时并没有抺黑他的才能和人品,而是从历史唯物史观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当时蜀魏之争的形势,肯定了姜维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公正地指出了蜀汉政权和姜维为什么失败的原因。对这二种观点,我更认可第二种,也就是陈寿对姜维的评价大致正确。理由:一是形势所致。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几十年间,豪强并起、军阀混战的局面导致民不聊生,赤地千里。

人民思稳定盼统一的愿望日益强烈,人心所向“分久必合”。顺者昌逆者亡,历史大势浩浩荡荡,谁也阻挡不了。姜维再有本事,也注定逃脱不了“殒毙”的命运。二是身处中原大地的魏晋政权兵多将广,实力之强大是偏居一隅的蜀汉和东吴政权所非能抵抗的。所以纵观三国史,魏晋政权始终都处于主动进攻的主导地位,而不管是蜀汉还是东吴政权,都是处于被动防御地位。

尽管蜀汉和东吴政权利用地利之便或合作之力,偶而也取得过几次战役(如赤壁之战)的胜利,但改变不了整体战略大局的趋势。三是姜维作为蜀汉政权后期的军事统帅,并不具备诸葛亮“文蹈武略”的才能和“相父”的地位。对内不能“一言九鼎,杀伐专断”,反而受到各种打压和排挤。对外只能“玩众黩旅”,兴兵北伐。在主客观条件均不具备的条件,盲目蛮干只能是死路一条。

姜维进入蜀营为什么不战张郃?

当时姜维的武艺和张郃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诸葛亮不让他去战张郃。姜维是《三国演义》后期蜀汉的主要军事统帅。他的武艺不错,在还没归顺蜀汉时,姜维在天水城下曾经和赵云交过手。两人战了十合左右,因为魏军两面杀来,赵云首尾不能相顾退走。虽然两人打的时间不长,赵云也不是真打不过姜维,不过赵云后来对诸葛亮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能得到赵云这个评价,可见他的武艺不错。

不过姜维和张郃相比,武艺还是要略逊一筹。诸葛亮在收服姜维时,曾经故意以粮草引诱姜维出城,然后命张翼、王平联手去战姜维。姜维抵挡不住,败走回冀城,发现已经被魏延占了。最后无路可走,归降了蜀汉。在此后不久的街亭之战,王平也和张郃打过一次。这一次王平战了数十合以后不敌张郃,引军败走。显然王平比张郃武艺要差着一筹。

姜维到底是为什么投降于诸葛亮的?

姜维是被迫投降诸葛亮的,但可以说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一、无奈投降。姜维是天水冀城人,自幼学习经学,略有文采。其父姜冏战死沙场,姜维因此被任命为天水参军。228年诸葛亮首出岐山,天水受到蜀汉攻击。此时姜维和同事梁绪、尹赏陪同太守马遵在外巡视。马遵怀疑姜维等人暗通蜀汉,便一个人逃走了。姜维没追上,到天水时城闭,进不去,又回到老家冀城还是进不去。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姜维  水火不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