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其实本质上是舶来品,最初共享经济从国外兴起的,比如Uber和Aribnb。对此《经济周刊》文中称,中国的投资者对共享经济业务模式非常痴迷,大多数共享经济的公司却不赚钱。而德媒《经济周刊》对共享经济开炮显然就是没有深层次思考这些问题,其实每个共享经济都有完全不同的模式,比如说共享雨伞,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并不会归雨伞,这相当于用户用20元押金买了这把伞,而一把伞成本多少呢?10块!所以“共享雨伞”其实是一个零售业务,至于共享充电宝等看似不靠谱的业务其实也各有自己盈利的方式,可不是简单的收入减成本。

如何看待共享经济?

如何看待共享经济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长久关注我的网友知道我对共享经济的观点吧,赞同,提倡!不过,我一直认为,真正共享的应该是存量,而不是增量。如共享汽车,如果这辆汽车本来就在那儿的共享,是真正的共享。而像之前国内的那么多共享单车,其实就不是真正的共享。再如近日,共享办公室WeWork公布了2018年报,虽然营业收入达到18亿美元,但同时大亏19亿美元,和许多其它类似共享公司“独角兽”一样,一边收入大幅增长,一边同时亏损也在大幅增加。

因为利用迅速膨胀的负债实现高速增长正是WeWork这一类的互联网企业的特征,这种对租约进行期限错配的商业模式本质上赌的就是创业公司数量的爆炸性增长。但是,我不看好WeWork,因为一般创业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创新公司初创时在车库里是标配,特别在欧美。而一旦成长壮大了,又不需要WeWork来和他人共享办公室了;传统公司的话,WEWORK的感觉从一开始就不太像样,成长之后就更不用说了……点到为止吧。

共享经济有哪些痛点?

共享经济有哪些痛点

行至 2018 年底,本已经陷入沉默的共享经济圈,随着 OFO 的押金事件再一次被掀起波澜。自 2016 年起,共享经济从疯狂扩张的创业风口,到如今热度迅速退潮的资本弃儿,时间才过去了短短两年。这两年间共享经济的剧情跌宕起伏,面对将共享经济的快速沉寂,有人将原因归咎为国民素质的不足,更有人扬言「是素质杀死了共享经济」。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共享单车,从「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沦落为城市环境的污染者、「国民素质的照妖镜」,关于「共享单车坟场」的新闻也在一段时间内屡见不鲜。▲武汉洪山一号单车坟场,图自:摄影师吴国勇这些堆积在一起不知所措的共享单车,除了野蛮投放导致数量饱和无处安放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人为破坏的。热度最高的那段时间里,对共享单车暴力打砸、上私锁、随意抛弃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

就算是现在,大街上仍然到处都可以看到被破坏的共享单车,以奇特的姿态出现在离奇的地点。而之后紧跟共享风口兴起的共享雨伞和共享汽车,也走上了跟前辈一样的命运。某共享雨伞在上海投放首批 100 把共享雨伞,投放当天雨伞全部消失;共享汽车用后垃圾遍地,爆胎后还继续行驶等现象层出不穷。当然他们也没有高兴多久。摩拜在进军英国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损坏和丢失率就达到了 10%,一年后决定退出;香港 Gobee 共享单车进入法国四个月损坏和丢失率 60%;连一向以高素质著称的新加坡也有层出不穷的损坏和丢失案例。

而部分国人心目中的「灯塔国」美国,玩出了更多的花样。最近风靡美国的共享电滑板,混的比共享单车还要惨,美国人民对共享滑板的「反抗行为艺术」将全世界的破坏行为推上了高潮。▲颇为自豪的「概念艺术」▲共享单车不能上高架,共享滑板可以共享滑板在各大美国城市的疯狂扩张虽然方便了一部分人,但是也必然会有另一部分人感到不便。

事实上,这些行为艺术就是美国人民对共享滑板占用公共资源的一种抗议。通过对共享滑板施行暴力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共享单车也不能上高压线,共享滑板仍然可以▲共享滑板甚至还可以乘地铁被共享经济这面「照妖镜」照过的每一个国家都不无辜,它揭示了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存在于地球上每个角落。不管西方还是东方,高素质和低素质的人都是同时存在的。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一直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规范人的行为,而发达国家平时展现出来的高素质,就是严格法律约束下的行为。面对没有法律约束的共享经济,他们也都揭下了面具。所以共享经济真的是素质杀死的?很多人呼吁通过道德方式规范人的行为,改善共享经济面临的素质问题。但是每个人对道德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譬如某人发现堵住人行道的共享单车,出于对低素质行为的愤怒,他可能踹两脚人行道上的共享单车,或搬起来扔到一边,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之举。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共享  大有可为  经济  国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