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罗非鱼的介绍

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有称丽鲷科,丽鲷属),学名Red Tilmpa,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也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

红罗非鱼的介绍

2,红罗非鱼的详细简介

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有称丽鲷科,丽鲷属),学名Red Tilmpa,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也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红罗非鱼源于以色列,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 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1965年引入我国台湾省,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罗非鱼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225尾鱼苗并放养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1981年从台湾重新引入红罗非鱼并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20世纪90年代初,有关部门引进和选育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推动了红罗非鱼的养殖,现红罗非鱼已成 为沿海和内陆水域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主要对象。 1、体型、体色: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一杂交变异种,不同地区、不同品系其杂 合性不同。体色有粉红、红色、儒红、橙红、橘黄等;体型有尼罗罗非鱼型、 奥尼罗非鱼型、莫桑比克罗非鱼型等。2、生活习性:与其它罗非鱼一样,红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耐低氧,窒息 点较低,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在盐度0-30%生活,适温范围15-38”C,致 死温度最低7”C,最高温度42”C。食性为杂食偏植物性,天然条件下以浮游 植物为主,也摄食浮游动物、底栖附着藻类、寡毛类、有机碎片等。人工投 饲可直接摄食豆饼、花生讲、黄村、米糠、玉米粉、鱼粉、配合饲料等。3、生长、生殖:红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当年苗种可长150-750克。鱼苗经 100-120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因品系不同有所差异,如星洲红鱼和彩虹 织初次成熟个体300-400克,属多次产卵类型,成鱼每年产仔约300-2000尾。 幼鱼用甲基宰丸酮诱导转性可获得95%以上的雄性率。 1、体色与生长:养殖过程中粉红色生长最快,橘红次之,橘黄最慢,这表明罗 非鱼的”生长虽与体色有关,但主要受到一些遗传因素的影响。2、体色与抗病力: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发现粉红色成活率低,抗逆性稍差,橘红 次之,橘黄色生存力最强,在苗种越冬过程中尤其明显。3、体血与腹膜:体色粉红、橘红、橘红间黑点的鱼腹膜均为白色,橘黄色间黑 斑鱼腹膜黑色或间黑色。 红罗非鱼5~6月龄体长15厘米以上达到性成熟。繁殖温度为21~35℃。24~32℃最适,粤闽一带每年可繁殖4~5次,产卵数量随雌鱼体长增加而增大,体长15~17厘米的雌鱼产卵500~1000粒;体长20~25厘米的为1000~1500粒。卵沉性,但可被水流携带上浮。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将成熟亲鱼放入池中,水温升达21℃时,即可自然繁殖。1、亲鱼选择。亲鱼要求体大,体型好,250~500克为宜,雄鱼应体色光亮,活泼、无伤无病。2、亲鱼池条件。繁殖池应选择在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底要平坦,不能有水草。土质为壤土或砂壤土,面积330~1330平方米为宜。亲鱼入池前,繁殖池必须清整,排水挖去过多淤泥,曝晒数天。亲鱼入池前15天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方法同家鱼塘),然后注水1.5~2米,施基肥(粪肥500公斤~600公斤或绿肥600公斤~800公斤)。3、亲鱼放养与培育。水温稳定在18℃以上后,按雌雄比3~4:1放入亲鱼,每隔5~6天施发酵粪肥100公斤~200公斤或绿肥200公斤~300公斤,根据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掌握施肥量。以控制水质中等肥度。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饵料,常用饵料有豆饼、菜籽饼、米糠、麸皮等。每天投喂量为鱼重的3%~5%。

红罗非鱼的详细简介


文章TAG:红罗非叫什么鱼红罗  什么  罗非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