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只有大人如此,很多孩子们同时上网、发简讯、阅读、看影片,一样忙碌,常常不假思索就相信、继续传播所收到的消息。对假新闻说不在生活中培养批判思考力那么,要怎么突破重重陷阱,对假新闻说不、对它们喊停呢?在这样的时代,大人跟小孩都比以往更需要批判性思考、思辨的能力。《培养数位公民》(Raising Digital Natives)创办人笛芙拉‧海娜博士提供了以下三点建议,让孩子们可以自主学习,提高对“假新闻”的辨别能力:1、从孩子有兴趣的下手让孩子主动上网查找他们好奇的资讯,比如运动、游戏、自然等。

通过这些机会,与孩子讨论他们从哪里获得这些内容、如何区分新闻的事实与观点,家长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他们关注的主题与网络阅读的经验,与孩子一同思考“如何评估网络新闻”。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先列出几个安全、适合孩子阅读新闻的网站,并通过这些新闻提早让孩子知道如何对阅读的资讯提出合理的怀疑。2、陪孩子一起比较新闻研究指出,中学生在放学后平均花七个半小时上网,许多孩子会同时上网传递讯息、浏览社交网站,或是观看影片,这将容易导致孩子分心,也缺乏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与质疑。

再者,近九成的青年获取新闻来源,几乎都是从微博、微信等社群媒体而来,这会让孩子更加偏好浏览立场相符的文章。因此,家长应该适时询问孩子们从网上所阅读的新闻来自何处,并让孩子听听你的经验,同时,也可以陪孩子一起比较电视频道和网络新闻所呈现的内容有何不同。3、陪孩子思考新闻价值在孩子阅读任何网络新闻时,记住!要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包括注意讯息的来源,并区分报导所陈述的观点或想鼓吹的价值,同时,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观点,就算不一定认同,也要尊重彼此。

新闻是家人用餐时打开彼此话匣子的契机——今天在网络上看到了什么、是在哪里看到、当天的重要新闻、有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每个人对这些事的看法......每天上演的新闻事件,都将会是强而有力的教育机会。顺著孩子的思路走,让孩子解释他们的想法,鼓励孩子思考、学习判断。“一旦开始让孩子学会质疑收到的资讯,他们就会养成这种态度。

最讨厌发布假新闻的人,你们遇到怎么办?

何为假新闻,所谓假新闻是捏造事实,制造虚假情节,然后写成吸引读者的新闻事件在自媒体,社会媒体平台发布,对社会、他人造成误导的新闻叫假新闻。假新闻国家严厉打击,对造成社会行业混乱,引起事端,给组织企业和他人造成重大损失事实证据确凿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媒体记者会被吊销注记者证,发布假新闻的媒体会被停刊停放发新闻进行整顿。

遇到这种事情,你可以举报,网络有专门的举报电话,自媒体平台直接在平台下面有举报按键,对假新闻直接举报,或向当地网信办举报,电话公开,你搜网信办就能找到。还有向当地公安部门有个叫网监大队举报。如果是社会媒体记者写假新闻,直接向当地网信办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部门举报,他们会一查到底,但必须是实名举报,还需要你保留足够的证据,没有事实不行,没有证据不行。

头条上大家为什么不相信那些晒收入的?难道都是假的吗?

不是假的,是真实的。巜今日头条》里晒的收入,不是假的,是真实的。下面的3张图表,是草民创作的日收入图,是真实无假的。每天收益上1元都很难(没有精力去拍视频或直播,仅发些微头条和问答,质量也不高,爆款很少。)。还有很多创作者,第一个0.01元都还没有见到。那些收入很高的,每天上百上千元的,也不能说是假的。

假新闻VS真新闻,你觉得哪个点击率更高、传播更快?为什么?

相比较而言,假新闻的点击率更高,传播更快,正所谓“真相还在路上,谣言已满世界。”因为真新闻是客观事实、真实发生,有一定的时效性,它遵循事物发生、发展、落幕的客观规律,一但热度过了,就会变得陈旧、过时,很难激起读者兴趣,但虚假新闻不一样,它如同谣言飘忽不定,版本五花八门,传播过程添油加醋,突变新奇内容,让人持续关注,热度经久不减,哪怕屡次辟谣,也能僵而不死,再兴风作浪,故此,假新闻比真新闻的传播力更强,点击力更高。

你对虚假新闻或者消息怎么看,现在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假大空的新闻资讯满天飞?

假新闻已经成为社会的诟病,假新闻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令人痛心疾首,假的东西经过假的宣传和报道就会有太多太多的人跟着上当受骗,造成的损失不光是经济的,还有更多人生命受到了危害。假酒已经让很多的人喝伤了肝肾,给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假药又让多少人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最佳治疗机会,因此希望政府对造假传假者应该严厉惩办,不然经过精心提炼的假地沟油,烹制的美味佳肴,依然还会端到我们的餐桌上!。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假新闻  受众  动漫  新闻  动漫之家新闻站  受众为什么相信假新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