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应变能力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加强自我培养应变能力的意识。课外活动是学生互相设问考对方的最好机会和时间,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这方面的活动,寓教于乐,生动活泼。这种寓能力培养于兴趣娱乐之中的活动,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使其主观能力性得以充分发挥,是达到“以一变应万变”的有效方法。

小学怎样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

小学怎样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

小学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注力,专注力是一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或者说“习惯”),而学习数学的时候,专注力尤其重要,心要静,注意力要集中。二是计算能力,特别是比较复杂的计算,比如四则混合运算及其运算法则,这是非常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时候,孩子和家长都不能急躁,对于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算式,很多都涉及运算法则(或者说“规则”),要思考和理解运算法则的内涵,不能死背法则,比如正负数、加括号、去括号、小括号、中括号,还有先乘除后加减,乘法的分配率交换律,等等。

三是对公式的理解,小学高年级涉及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化学溶液的配比问题,还有面积体积问题,其中有很多的公式,这些公式,千万不能不加理解就去“背”,以为“背”了公式,就是灵丹妙药,对于数学公式,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还要能够理解公式的变化,做到灵活运用。四是重视文字题和应用题的分析、理解和解答。

在学习文字题和解答题的,养成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读题的时候,要拿起笔来,边读边思考,对于题中的有效信息、关键信息,随手做出圈点,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少学生读题不认真,不仔细,抓不住重要信息,只是将题目粗略地“看”一遍,就开始寻找解题方法,甚至盲目地去“套”老师讲授的方法。长此以往,势必会削弱自己能力培养,比如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养成所谓“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其实,所谓“粗心大意”,只是问题的“表象”)。

对于文字题和应用题,还要注重解题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在专注力的支持下,不断提高孩子的学习力,再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题习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随手做圈点的习惯;包括认真仔细地分析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逐步提高。请记住两句话:一,“数学是锻炼大脑的体操。”二,“学习的根本目的,是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

 4/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教师如何提高解题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