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和两位皇兄出任吏部、户部总管的要职不同的是,永璘晋封郡王后,并未出任有实权的要职,而仅仅只是“在内廷行走”、就是可以进出皇宫、拜见皇帝、按谕旨办理一些杂事而已。这也是嘉庆帝深知自己这个同母弟“材质平平、不堪大任”,所以才只给他晋封爵位、而不加实际差事的原因。不过永璘虽然没有得到实权,但他当年的夙愿却得以实现: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初九,在彻底粉碎了和党、赐死和珅之后三个月,嘉庆帝下谕旨,将前海西街的和珅府邸分割出一半、连同其中的财物、家具、古玩字画、名贵装饰等等,全部赐予庆郡王永璘,以满足其“俾将和珅宅第赐弟,则愿足矣!”的旧时祈愿(为什么不将和珅的府邸全部赐予永璘,而只是交予一半,这是因为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妻子是嘉庆帝和永璘的亲妹妹——固伦和孝公主;和珅被赐死后,丰绅殷德因其妻的缘故没有被牵连,依旧以散秩大臣的名义在御前当差,同时嘉庆帝也特许和孝公主可以占有和珅旧宅居住,私产不予抄没。

所以永璘就和妹妹和孝公主对半瓜分了和珅的府邸)。得偿夙愿后,三十四岁的永璘喜气洋洋地从原先的贝勒府搬到了前海的新居,和妹妹和孝公主比邻而居,虽然没能完全得到整个和珅的府邸,不过和珅已经赐死,而妹婿丰绅殷德只是在妹妹和孝公主的庇护下,小心翼翼、低调做人,不敢和自己有什么争执。永璘推想,妹妹一家遭逢大难、家道中落,心情一定很抑郁悲观,连带着身体也会损伤,不大可能会活的过自己。

他们在世时,一家一半这么住着也行,等妹妹、妹夫去世了,到时候再求皇帝兄长将另一半府邸赐给自己,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永璘的这个愿望可是落了空,丰绅殷德虽然在日后确实是被人栽赃弹劾、落井下石,并在嘉庆十五年(1810年)郁郁而终,但和孝公主却活到了道光三年(1823年),四十九岁时去世,道光帝在姑母去世后,才把她占有的一半和珅旧宅划归庆郡王府。

而这个时候,永璘都去世三年了,他至死也没能达成“拥有全部和珅旧宅”的夙愿。嘉庆帝在位时期,永璘以皇帝同母弟的尊贵身份,过着优哉游哉、清闲逍遥的快活日子,并远离复杂水深的朝政争斗,在豪华的王府内享受富贵闲人的快乐生活。因为早年间永璘就态度鲜明地表示了对权力和政事的疏远,从不显露对朝政的热心,所以嘉庆帝对这个毫无威胁的弟弟自然放心得很,可以尽情地对永璘彰显兄弟之情,而不用担心后患。

不过,虽然对永璘赏赐不断、关爱异常,但嘉庆帝还是要时不时轻轻敲打一下这个行事荒唐、不着四六的弟弟,以免他得意忘形之下,做出什么犯忌讳的事来,到时候就不好办了。于是,在前文所述,嘉庆帝登基后批评永璘早年随同乾隆帝出巡时,随心所欲到处乱跑的惫懒往事之外,还有几次,永璘也被皇兄深刻教训、处罚,以警告提醒他不要犯大错:嘉庆五年(1800年),永璘养母颖贵妃七十大寿,为了给养母祝寿,永璘没有报请嘉庆帝同意,就私自进入后宫,拜见养母并为其进献寿礼;嘉庆帝得知后,以永璘行事鲁莽无状为由,取消了他可以进出乾清门以内的资格,只留内廷行走的名号(就是不能再随意入后宫,只能在前朝见驾)。

嘉庆六年(1801年),因为在监督殿试时误会参试贡士言语,导致造成冤案,永璘连同一起监考的仪亲王永璇都被嘉庆帝严斥,并交内务府处罚。嘉庆十八年(1813年),因为误会,永璘没有参加地坛牺牲所的祭祀,导致被嘉庆帝罚俸一年作为惩戒。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因把奏折直接交给内奏事太监(而不是按制交给通政司),与体制不符,永璘又被罚俸一年;如此等等。

除此之外,嘉庆十三年(1808年),永璘在奉旨前往东陵祭祀时,居然玩忽职守、半路上跑到乾隆帝当年驻跸的桃花寺行宫内玩耍,事后嘉庆帝追问时还对皇帝撒谎抵赖,嘉庆帝气急之下,将永璘交给管理宗人府的皇兄永璇、永瑆论罪。但永璇、永瑆做出“罚俸十年、收回乾隆帝御赐的当铺”处罚意见时,嘉庆帝又心疼起弟弟来,直接替永璘开脱,最后只是罚俸四年了事,当铺也不收回了(嘉庆帝对弟弟的性格了如指掌,假如真的夺了他的当铺,那永璘还不得跑到宫里来胡搅蛮缠、想想都胃疼)。

所以,永璘虽然受罚较多,俸禄也在不断犯错下被罚得七七八八,但实际上这些过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皇兄教训斥责一下,都是做给别人看看,装装样子算了(郡王俸禄五千两一年,嘉庆帝随便赏赐一两次,就都回来了,何况永璘还有当铺、田庄,其实无关疼痒)。永璘不成器、做事不着四六是正常状态,要是哪天突然热心起办差、参与政务了,那才是不正常。

 5/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灭神  爵位  系统升级  攻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