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情报的准确性以后,李牧开始了作战部署。战役的关键,在于要将匈奴人引入赵国境内以合围歼灭。这并不容易,为此李牧用尽方法迷惑敌人。首先,他命令大批牧民驱赶数千牲口在边境放牧。匈奴骑兵一来,这些牧民奉命丢弃牲畜逃走。匈奴先锋虏获大量牲口,认为此次赵国并没有准备,兴奋之余让余部迅速倾巢而来。不过,匈奴人终究是马背上的战士,开始还是比较慎重的。

先锋部队走走停停,观察赵军是否应战。在这种情况下,李牧命令数千老弱赵军拦截,许败不许胜。这数千人刚和匈奴先锋交手,就大败,丢盔弃甲逃走,匈奴人追击斩杀了一通,大获全胜。由此,本来就极度轻视李牧和赵军的匈奴人,认为赵军又会不战而逃,更是没有任何顾虑。各部落都急于先一步进入赵国抢夺战利品,不觉放弃谨慎,疯狂抢先南下。

于是, 10万匈奴骑兵,浩浩荡荡、昂首扩胸,杀入赵国境内。这边,李牧得知匈奴人中计,立即集中了全部精锐主力迎战:战车1300辆,战马13000匹,勇于冲锋陷阵的精锐步兵5万人,善射的弓兵10万人。这些部队训练多年,战斗力极强,士气更是高涨到极点。官兵纷纷表示,不需要任何奖赏,也要入侵的残酷敌人决以死战。

于是,匈奴大军首先遭遇了赵军正面的主力。李牧这么多年来示弱的结果,让匈奴人狂妄到了极点,根本不把赵军放在眼里。匈奴人认为只要全军一次冲击,赵军一定会溃不成军,夹着尾巴乱窜。数万匈奴骑兵耀武扬威的集结起来,向李牧的正面猛烈冲来。按照以往的战术,匈奴人冲击到赵军的阵前,立即射出大量的弓箭,通过远程火力先重创赵军。

没想到,此次迎接他们的是赵军10万精锐弓箭手。这些弓箭手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更有强弓硬弩以及金属箭头,更有甲防御敌人弓箭的衣甲。双方激烈对射中,匈奴骑兵完全不是对手。在赵军可怕的箭雨下,匈奴骑兵一片片的被射死。匈奴射过去的箭雨,却软弱无力,动摇不了赵军的阵脚。匈奴人极为震惊,这是以往多年战争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下子就懵掉了。

不过,匈奴人毕竟是英勇的战士。无奈之下,他们立即转为猛烈的冲锋,试图近距离肉搏,冲散赵军的箭阵。在没有马镫的当年,骑兵近距离肉搏非常危险,这完全是败中求胜的方法。没想到,冲锋的匈奴骑兵,却遭遇了1300辆赵军的战车。这是古代的坦克,赵军战车不可能可以利用车速进行激烈肉搏,上面的弓弩手还可以持续射箭。战车兵可以站在车辆上挥舞兵器,双脚可以借力,而匈奴骑兵一旦武器打空,往往会落马摔死。

战车的长戈可以达到2米,而受技术限制,匈奴骑兵战刀才不过半米长。近战也完全是一边倒!在赵军战车冲击下,匈奴骑兵远程近程都不是对手,很快溃不成军。在正面交锋的同时,李牧迅速派出精锐步兵和骑兵进行两翼包抄,切断匈奴人的后路。这里是赵国境内,赵军对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1万3000名骑兵首先行动,击溃了匈奴后方殿后的小股部队,一举切断了退路。

稍后,赵军精锐步兵也纷纷赶到,配合骑兵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包围圈。此时匈奴人才感觉不对,考虑全军撤退。遗憾的是,匈奴人并没有统一的指挥,数十个部落只能散乱的互相联络,分头向后撤退。结果,他们很快撞进了李牧的包围圈。此时匈奴、东胡、林胡各部落已经失去联络,各部如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无论他们撤退到哪里,都会遭遇赵军步兵、骑兵和弓兵的迎头痛击,丢下大片的尸体。

与此同时,李牧指挥部队迅速收拢包围圈,战车、步兵、弓兵、骑兵巧妙配合,四面推进。此时,匈奴骑兵又体现出自己的弱点。他们毕竟是武装化的牧民,能胜不能败。遭遇毁灭性打击后,匈奴各部落出现了全线的溃散,部落领袖也控制不住自己的部族。匈奴人分为几十股,四处乱窜突围。于是,下面的战斗成为一场单方面屠杀的歼灭战。

赵军迅速收拢包围圈,数日之内就将匈奴骑兵基本歼灭。此次匈奴、林胡、东胡被歼灭高达10万之众,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几乎将草原各部落的男性扫掉了一大半。赵国战场上,到处都是匈奴人的死尸和失去主人乱窜的战马。战国士兵割下匈奴人的首级论功,人头堆成无数小山。主战场十多公里范围内,泥土几乎都被染成红色!此战,匈奴、东胡、林胡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随后十多年再没有1骑敢于进入赵国境内。

 2/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七雄  战记  手游  微操  守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