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就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就因为他汉人的身份,他就得不被重用,就得被贬。而后,康熙虽然想再次启用周培公,去帮助自己收复台湾,但可惜的是数十年在盛京这一冰天雪地中的生活,早已让作为南方人的周培公伤病累累,在康熙到来时,他早已是时日无多。可就是这样被康熙、清朝如此对待的周培公,在生命接近枯竭时,他依然对清朝是忠心耿耿的,心里想得还是清朝的基业。

临终前,康熙问他想要什么,他一句为自己的话都没有说,而是在得知康熙欲收复台湾时,他反而是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而后还殚心竭虑的为康熙提出了噶尔丹之祸的解决之策。直到临死的那刻,周培公对清朝都是那样的忠心耿耿。当然以上仅仅只是《康熙王朝》虚构的剧情,真正历史上周培公的功劳没那么大,而且死的也没有那样的动人与悲壮。

真实历史上,周培公唯一有迹可循的功劳就只有一件,那就是“劝降王辅臣”。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兵出三贵,耿精忠兵出福建,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福建,台湾郑经兵出福建漳州、泉州等地,王辅臣叛于宁羌,与此同时四川土司、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亦举兵发清。 而后在不到二年的时间,清朝就丧失了半壁江山,形势可谓是万分危急,应对稍微不利,清朝就会分崩离析。

因此当时的康熙为了摆脱这一不利的局面,遂在1676年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征讨西北叛臣王辅臣,借此也调回驻扎在西北的重兵,然后前往南方平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周培公出现了,周培公向图海建议道:“王辅臣谋反是情势所逼,是舍不得高官厚禄,这好比眼盲者渴望重见光明,又好比瘫痪者渴望重新站立。所以如果朝廷派个能说会道的人前去劝诫,王辅臣必然会悬崖勒马,投降朝廷”。

而后,图海听从了周培公的建议,并让他前往前往劝降,之后周培公不辱使命,王辅臣再次归降清朝,如此清廷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西北的问题。之后在平定王辅臣叛乱有大功的周培公被康熙亲自接见,而后被任命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同年,周培公升任为山东登莱道,但由于其母孙氏病逝,他回乡丁忧三年。1679年,周培公正式前往山东上任。

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帅府是如何做到让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帅府是如何做到让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1928年6月4日凌晨,一列火车呼啸着行驶在京奉铁路上,“东北王”张作霖正乘坐这辆专列从北京返回奉天。5点20分,列车抵达皇姑屯,经过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的交叉口,奉天已近在咫尺,眼看着张作霖的一只脚几乎已经踏上了奉天的土地。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一瞬间,列车脱轨并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桥梁轰然坍塌,爆炸腾起的烟雾,将周围的一切完全笼罩。

(皇姑屯事件)待硝烟散去后,人们惊恐地发现,张作霖乘坐的车厢,被炸得只剩了底座。车顶被完全掀翻,车窗早已不知去向。车内的乘客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现场惨不忍睹。当卫兵们找到张作霖时,他已经满身鲜血,身负重伤,昏死过去。卫兵们赶紧用车将张作霖送回了大帅府,安置在小青楼寿夫人的房间内。奄奄一息的张作霖只留下一句话:“召小六子回奉主持政事,望诸人辅助。

”便气绝身亡。一代枭雄,乱世军阀张作霖,就这样在日本人精心策划的爆炸声中,命断皇姑屯。关于张作霖的死活,最想知道真相的,就是日本人了。一旦确认张作霖去世,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东三省横行无忌、予取予求,再也没有人敢对他们说半个“不”字。但是,恰恰就是确认张作霖的生死,让日本人大费周章,其难度远远超过当初的刺杀过程。

这是因为,张作霖的死讯被大帅府的人掩藏得严严实实,丝毫没有透出丁点儿消息。(张作霖剧照)那么,在日本密探遍地的奉天,大帅府的人是如何瞒天过海,掩藏张作霖死讯的呢?一、严密封锁消息。张作霖死后,寿夫人强忍悲痛,下令大帅府内不许传出任何哭声,不准为大帅布置灵堂。除了一个贴身丫鬟外,其余人一律不得进入张作霖的房间。

寿夫人还着人暗地里找来木匠,为张作霖赶制棺椁,在张学良返回奉天之前不准该木匠离开。同时,寿夫人一面命下人敞开大帅府,让大帅府里的人照常生活井然有序。一面派人火速通知时任奉天省省长刘尚青,请他前来大帅府商量要事。刘尚青来到大帅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奉天全城戒严,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特便是密切关注日本人的动向。

 4/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七雄  战记  手游  微操  守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