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手游厂商在开发游戏时更注重游戏的等级、关卡设计,新人物和新技能的解锁机制、或者社交机制等等,一旦某一机制被确定为核心,那么游戏的开发进程就会围绕它而展开。另外,在如何限制游戏会话方面——说白了就是吸引玩家氪金,中国手游开发商也在改变以往的处理方式。起初,中国手游厂商会采取挑战失败掉血若干的方式来限制玩家可以继续玩下去的机会,这样一来有些玩家就不得不选择氪金。

从游戏开发的角度来说,这很显然是一个一箭双雕的方法,既能赚钱,又能达到限制游戏会话的目的。但是现在,中国手游厂商已经不再采用这种方式来限制游戏会话了,转而采取另一种更为隐蔽和间接的方法,那就是故意放慢,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暂停玩家在游戏中的进度,但是这种限制对玩家和游戏之间有意义的互动几乎不会产生影响。不过采取这种限制游戏会话的厂商并不多,在前100个最畅销的游戏中,只有33%不到的游戏采取了这种机制,所以大部分中国手游并不会过于限制玩家,这一点是中国手游厂商和欧美厂商相比,开发理念更为先进的一处体现。

游戏深度和氪金程度虽然大部分的中国手游在深入游戏方面做得更为复杂,但是中国手游厂商在引导玩家逐渐适应游戏难度方面很显然更成功一些。在前100个最畅销的中国手游中,大部分都需要耗费玩家数月的时间才能解锁游戏的所有功能和特色,所以刚玩游戏1天和玩了30天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而玩了180天和刚玩第1天比,你就会产生这完全就是另一款新游戏的感觉。

所有成功的手游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各项游戏机制都十分成熟,比如升级系统、货币市场系统、道具系统等等,中国手游也不例外,而且中国手游厂商做得更好。也正如上文所述,中国手游厂商不会让玩家产生某款游戏很难深入玩下去的感觉,游戏难度会随着游戏进程的展开逐渐加大,但又不会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另外,在付费和氪金方面,中国手游厂商也是很有耐心的。

比较成功的中国手游在开发之初就有一种设定,那就是希望玩家能够长期深入地玩下去,所有并不会设置短期的付费门槛扼杀玩家的游戏热情。社交机制前100个最畅销的中国手游中,越是排名靠前的手游,越是有着成功的社交机制。和欧美手游相比,这些成功的中国手游里有大量的多人PvP、PvE模式,玩家可以自由建立工会和部落,还有很多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等等。

中国手游还有一个常用的社交机制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厂商每日都会提供与本游戏有关的有奖问答活动,这一机制在以往的欧美手游中也是很常见的,但是现在,最畅销的那些欧美手游已经不采用这样的互动社交方式了。其实从游戏开发的角度来看,这一机制还是有好处的,它能够在玩家不断深入游戏的过程中,给玩家及时提供有关游戏的最新消息和知识,不致于让玩家产生跟不上游戏进度,进而想要放弃的念头。

类似于这样的机制不止在游戏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和普及作用,在很多娱乐产品中都是行之有效的互动方法。《口袋妖怪》动画片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由于制作商会时不时地更新这部动画片中的IP,因此每当一个新IP登陆动画片之前,制作商都会发布一小段宣传片,宣传片中只会出现新IP的轮廓,然后让观众们猜这是什么类型的IP。

为什么中国开发不出一款好的网络游戏?

就和国内拍不出好的电影一个道理,利字当头。首先侧重点不一样,游戏的开发目的就会不同,国内游戏大多是跟随游戏环境,玩家需求,来开发所谓的高质量,高品质游戏。但细分的话就能发现太多的不同。和国外游戏注重用户体验,会从做出一个好游戏的角度去开发,会去优化游戏本身的玩法,可玩度。因为只有玩家有了较好的体验,知道什么游戏带给他们什么,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才会为这游戏去消费。

同理这对游戏开发人员来说也是一种推进力,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多的想法,精力去做好一个游戏。因为好游戏终究会成为经典!国内游戏厂商做游戏始终不会从你玩家的角度去想,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盈利。这游戏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利润?值不值得后期投入大量精力去开发,维护?因为你游戏不赚钱干嘛去花费精力呢。所以出发点不一样,这一点就会完全体现在游戏本身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游戏  国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