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因长年无子,其兄诸葛瑾将自己的儿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后诸葛乔又早逝。诸葛亮在公元 227 年有下儿子诸葛瞻,此时诸葛亮已经 46 岁,第二年就大举北伐,真是拼了。刘禅出生时,刘备也刚好 46 岁,果然是一对好君臣呢。诸葛亮死时诸葛瞻方 7 岁,后慢慢成为蜀汉的重要朝臣。虽有些名过其实,与父差距甚大。

但也忠心耿耿,在这点上和其父诸葛亮到十分相似。公元 263 年,曹魏伐蜀。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及其子诸葛尚率兵前往据敌。诸葛瞻不听建议据守险要,放邓艾军入平川。在绵竹之战,也是蜀国的最后一战中,父子二人双双殉国。诸葛亮一门三代均献身蜀汉,一门忠烈,古今少有。在绵竹之战中,除了诸葛瞻父子阵亡外,还有张飞之孙,张苞之子张遵,李恢之子李球,黄权之子黄崇。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位诸葛分别效力于蜀吴魏三国。然而,三位诸葛都遭遇过极为类似的命运:险些绝后,但最终还是都留下一脉。诸葛亮家族的悲剧:巨人的阴影不知道是不是忙于工作,诸葛亮直到47岁时才老来得子。诸葛亮去世时,其子诸葛瞻才7岁。不过,做诸葛亮的儿子,前途是不必忧愁的。17岁时,诸葛瞻就娶了后主的女儿,成了驸马。

此后,诸葛瞻的仕途很顺,从羽林中郎将做起,一路做到了尚书仆射,加军事将军。其间,朝廷只要有好的政令,无论是否出于诸葛瞻的建议,百姓都会传告:是诸葛武乡侯的恩德!到261年时,34岁的诸葛瞻就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事务,统领国事。由此,诸葛瞻在没有特殊功绩的情况下,官越做越大,美名也越来越大。这大约就是诸葛亮之子独享的福利吧。

然而,身居高位后,诸葛瞻的表现却十分挣扎。当时,黄皓弄权,混乱朝政。姜维长期在外,只有执掌尚书台的诸葛瞻和董厥才有可能抵制黄皓。可是,诸葛瞻等人却未能制衡黄皓,导致百官都只能迁就庇护黄皓,使朝政陷入混乱。诸葛瞻唯一尝试做的一件大事,便是与黄皓一起,试图把姜维换掉,以黄皓的党羽阎宇为大将军。只不过,这个建议被后主否了。

诸葛瞻参与建议换掉姜维,或有反对姜维北伐之意,但要求以黄皓党羽阎宇为大将军,足见其不但不能“除黄皓”,反而在权力斗争中为黄皓所利用。姜维北伐虽消耗国力,但姜维毕竟是蜀汉最后的定海神针,反观阎宇,则无功可称,不可能替代姜维的作用。由此来看,在内部事务上,诸葛瞻还不如刘禅明智。最后,当邓艾偷渡阴平后,诸葛瞻奉命率领蜀军前去抵御。

要知道,此前,诸葛瞻并无军事经验,而对手邓艾早已是威名远扬的顶级良将。这个时候,蜀汉把“宝”押在诸葛瞻身上,看来也是其父诸葛亮留下的“红利”。毫无疑问,诸葛瞻绝非邓艾对手。绵竹之战,面对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诸葛瞻兵败身死。诸葛瞻临死前感叹: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没脸活着!由此来看,诸葛瞻继承了其父对蜀汉政权的忠诚,也很清楚蜀汉政权面临的问题。

然而,他实在能力有限,身居高位,无论内政、外战,没有一件干得好!诸葛亮伟大的形象,使蜀汉军民对诸葛瞻抱以极大的希望,将最后的宝毫无保留地押在他身上。然而,诸葛亮伟大的形象,又如阴影一般支配着诸葛瞻,将他捧得高高的,使他被迫应对一个个超出自己能力的任务,最终摔得粉身碎骨。独苗留存的诸葛京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与其父一起,战死绵竹。

所幸的是,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或许因为年纪尚幼(诸葛尚战死时还不满19),留在成都,成为诸葛亮家的一根独苗。蜀汉灭亡后,诸葛京被迁到河东。后来,在名将罗宪的推荐下,诸葛京出来做官,一直做到江州刺史。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诸葛亮幼子诸葛怀等人的传说,但存在与否,尚有争议。诸葛瑾家族的悲剧:败家赤子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从小就表露出惊人的智商。

在一些日常交流中,年幼的诸葛恪经常把张昭等人怼得服服帖帖,深得孙权喜爱。然而,诸葛瑾却十分担忧:这个儿子不但不能兴我家,还会败我家!诸葛瑾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东吴政权中,早期的实力派为周瑜、张昭等淮泗集团人物,后来的实力派为陆逊等江东大族。从北方避难而来的诸葛瑾,在江东并无根基。正因如此,孙权对诸葛瑾、诸葛恪特别信任,委以心腹之任,期望以他们为助手,压制江东大族。

 5/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诸葛  反叛  叛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