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诸葛瑾曾给刘备写信劝和,但被刘备断然拒绝。当时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私下派人与刘备联络。孙权说道:“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

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诸葛瑾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252年,孙权死后,诸葛恪曾执掌东吴军国大权。253年,诸葛恪被宗室孙峻所杀,被诛灭三族。留在蜀国的诸葛乔一脉认祖归宗,延续诸葛瑾的香火。2.诸葛亮字孔明,181年出生。关于诸葛亮的人生经历,不再过详细介绍,主要说下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面。

诸葛亮除了是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他在书法、绘画、音乐上的成就同样不低。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宋徽宗就曾收藏诸葛亮的草书《远涉帖》。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

”;在音乐方面,诸葛亮制作七弦琴、石琴,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234年8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过继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己子,之后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一脉。3.诸葛诞字公休,生年不详。

诸葛诞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顺畅,曾担任尚书郎、荥阳令等小官,后来好不容易当上御史中丞、尚书等官,又因为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厌恶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将他们免官。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曹爽重新启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讨伐司马懿,并另立楚王曹彪为帝。

司马懿领兵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反抗司马师的专权。诸葛诞拒绝了毌丘俭劝诱,并最先率兵讨伐,随后率先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诸葛诞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击退了东吴的军队。战后诸葛诞因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魏国在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

256年,刚刚执掌朝政的司马昭派长史贾充试探诸葛诞的口风。贾充说道:“洛中的诸位贤达之人,都希望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诸葛诞厉声说道:“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你们家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能想把国家转送他人?如果洛中发生危难,我愿为国家而死。”贾充默然无语。回到洛阳后,贾充建议司马昭征调诸葛诞入朝,257年,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升诸葛诞为司空,入朝任职。

诸葛诞接得诏命后十分清楚,于是杀死支持司马氏的扬州刺史乐綝(乐进之子),并派自己的儿子诸葛靓到东吴求援,然后征集淮南将士正式叛乱。司马昭则亲率大军征伐诸葛诞,并派王基、陈骞领兵围困寿春。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粮食枯竭,军心不稳。2月,寿春城被攻克,诸葛诞在出逃时,被魏将胡奋手下士兵杀死,诸葛诞被诛灭三族,但有一子诸葛靓留在吴国。

战后,诸葛诞麾下数百名亲兵于被俘,但他们坚决不降,还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便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一人投降,可见诸葛诞善于治军,爱兵如子,士兵肯为其效死。吴国灭亡后,诸葛靓因父仇终身不仕,时人称他至孝。晋武帝司马炎与其有旧交,想与他一会,但诸葛靓知晋武帝来,竟逃到厕所中,晋武帝追去与他相见,并说:“你还记得我们幼年的交情吗?”诸葛靓流泪涕泣:“我没能作到往身上涂漆,把脸上的皮刮下来,又见到了圣上您的面容,我实在是又愧又恨。

诸葛亮为什么执意让自己的女儿诸葛果修仙?

正史没有这么一个女人,诸葛亮有一个女儿叫诸葛果不见于任何正史。徐道《历代神仙通鉴-上册》卷十,第六节孔明深慨,呼三子一女出拜,(诸葛)均曰:“三兄分仕三国,吾宗当兴。”孔明蹙额曰:“安不忘危,《易》之知几呼,闻(诸葛)恪侄刚躁,非保家子弟;(诸葛)诞固执寡谋,亦非令终者,我受付托之重,以身许国。此女爱未字人,常教以禳斗之法。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诸葛  反叛  叛乱  
下一篇